“ 內容摘要: 過多的澆水會導致洋水仙的根部出現腐爛現象,所以澆水一定要適量,春秋季節澆水至土壤濕潤即可,或者等土壤出現干裂痕跡再澆,夏季過高的溫度很容易使水分快速流失,所以每天都要澆水,冬季溫度過低,這時我們需要減少澆水的次數,每隔5天澆一次最為適宜。 ”
一、洋水仙的養殖方法
1、水分
過多的澆水會導致洋水仙的根部出現腐爛現象,所以澆水一定要適量,春秋季節澆水至土壤濕潤即可,或者等土壤出現干裂痕跡再澆,夏季過高的溫度很容易使水分快速流失,所以每天都要澆水,冬季溫度過低,這時我們需要減少澆水的次數,每隔5天澆一次最為適宜。
2、溫度和光照
溫度和光照是洋水仙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的基本條件,洋水仙是一種耐寒能力非常強的植物,微寒的環境反而促使它生長,它害怕高溫,夏季要做好防曬及遮陽措施,最好是放在室內養殖,保持室內溫度在10℃~15℃之間,平時擺放在散光處,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它的生長。
3、土壤
對于土壤的選擇也是不能馬虎的,最好是選用偏酸性土壤,這種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,更有利于洋水仙根部的吸收,也可以用菜園土、腐殖土、沙土按照7:5:3的比例進行配制。
4、施肥
在洋水仙生長前期,我們可以在土壤中施一些有機肥,這樣可促其生長,在花期時,可施一些含磷鉀的復合肥料,這樣不但可以使花開的更加鮮艷,還能延長花期,平時盡量少施一些氮肥,這樣會有利于洋水仙的生長。
5、注意事項
在夏季時,要注意提高空氣濕度,在洋水仙的周圍放上一盆清水,或者在葉片上灑一些水,這些都是可以提高空氣濕度的,擺放的位置要根據光照隨時進行調整,每天給予8個小時的光照,陽臺是最佳的擺放位置。
二、洋水仙種球種植方法
1、洋水仙種球的處理
洋水仙種植前要先將種球進行處理,先把表皮剝下來,再把有些已經長出的老根適當的清除,當然也可不清除。隨后泡在消毒液里進行消毒,注意只把根部浸泡,浸泡時間15分鐘即可,取出晾干。洋水仙一般在春節前1~2個月左右進行種植。
2、合適的盆土
合適盆器的選擇在洋水仙種球種植方法中也是必要的。根據種植的數量來選擇盆器大小,看個人喜好多個種球還是單個種球一起栽種,多個栽種時要注意間隔距離。
種植洋水仙一般選擇微酸性砂質土壤,或者自己制作比例為2:1的泥炭土混合河沙來種植,透水性好也富含有機物。土壤中也建議先鋪上一層有機肥作為底肥,給足種球養分。
3、種植的步驟
先將土壤鋪到盆器的一半,把種球放進去后再在種球周圍填土,填滿后拿起盆器搖晃幾下,以保證土壤充分的填充在盆器內包裹著種球,建議種植時將整個種球都埋在土壤里更有助于其生長。
4、適宜的光照溫度
洋水仙是耐寒植物,忌高溫潮濕多水,生長的適宜溫度一般是10~15℃間。所以種植完成后要將其放置在半陰涼的位置,半日照;待長出芽苗就要保證日照在15小時以上,避免暴曬。
5、肥水的管理
因為洋水仙的生長整個周期都是在冬季,水量要控制好,澆水前先觀察盆土的濕度和植株的狀態,一般3天澆一次水,澆水在正中午溫度高的時候最合適。
在洋水仙的生長期為了促進開花可以噴灑磷酸二氫鉀稀液,2周左右噴灑一次。
三、洋水仙開花后怎么處理
1、修剪殘花
修剪殘花是洋水仙開花后怎么處理的關鍵,當洋水仙開花時它的花朵容易長殘損毀,所以為了避免營養物質的流失,需要將洋水仙的殘花修剪掉,保留莖干上的枝葉,之后保證土壤處于濕潤的狀態,放置散光處進行正常的養護即可。
2、施磷鉀肥料
洋水仙在開花后,營養成分損耗,所要及時的補充養分,才能使球根更加壯實,可在這一個月時間內施3次液體磷鉀肥料,可促進葉片進行光合作用,待花落之后,需要再施一次有機肥料,可為球根儲存更多的營養物質。
3、養球
洋水仙開花之后是需要養球的,只要洋水仙的葉子還是綠色,千萬不要把球從土壤中挖出來,平時正常養護即可,每隔5天左右澆一次水,半個月左右施一次含磷鉀的復合肥料,維持它的正常生長。
4、挖球保存
等到洋水仙花瓣凋零葉子枯萎之后,這時就需要將球挖出,可以用塑料袋以及干凈的報紙包裹起來,放在陰涼地方進行保存,等到溫度環境適宜的時候,可以將其種下然后澆水,不久便會生根發芽。
5、斷水放置陰涼處
若是洋水仙開花后沒有起球,期間需要正常養護,等到葉子枯萎發黃之后就不用澆水了,之后再放置到通風處,等到10月份左右再澆水,之后進行正常養護,這樣水仙花便可起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