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容摘要: 夏蠟梅是臘梅科夏蠟梅屬植物,高1-3米;樹皮灰白色或灰褐色,皮孔凸起;小枝對生,無毛或幼時被疏微毛。葉寬卵狀橢圓形、卵圓形或倒卵形,長11-26厘米,寬8-16厘米。 ”
夏蠟梅是臘梅科夏蠟梅屬植物,高1-3米;樹皮灰白色或灰褐色,皮孔凸起;小枝對生,無毛或幼時被疏微毛。葉寬卵狀橢圓形、卵圓形或倒卵形,長11-26厘米,寬8-16厘米。花無香氣,直徑4.5-7厘米;花梗長2-2.5厘米,有時達4.5厘米。果托鐘狀或近頂口緊縮;瘦果長圓形。花期5月中、下旬,果期10月上旬。
一、夏蠟梅的養護方法
1、溫度
它適應能力非常的強大,它能夠承受兩個極端的溫度,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去考慮溫度問題,夏季它能夠承受四十度的高溫,冬季能夠低于零下十五度的寒冷,不過為了保證正常的生長和開花,需要控制好溫度,不能給予極端的溫度。
2、澆水
它耐旱性質是比較強的,所以給水是不能出現洪澇的,積水會讓它的枝葉枯萎,直到死亡。所以要堅持寧干勿濕,同時在夏季的時候可以加大澆水量,冬季的時候停止澆水,或者節制澆水。
3、光照
充足溫暖的光照是正常生長離不開的,光照充足的話,植株的開花會更加的旺盛。春季可以接受全日照,在夏季的時候需要遮陰,防止剛開的花被曬枯萎。
4、施肥
施肥是養殖最關鍵的一到步驟,在夏季開花之前需要施一些復合肥,主要以氮磷鉀肥為主,這樣有利于開花和結出更多的花蕾,在秋季的時候需要施一些肥餅,以便充實花芽,在入冬的時候需要施一些稀薄的馬掌水,給花提供足夠的肥料。
5、修剪
修剪最佳時間是在每年的三月份到六月份,這個時候修剪能夠促進植株的分枝,同時將一些病枝剪掉,植株還會萌發一些嫩枝出來。
二、夏蠟梅的繁殖方法
1、播種繁殖法
在10月中下旬可采摘成熟的夏臘梅種子,成熟表現為壺狀果囊呈現黃褐色,而瘦果則呈紫褐色。取出種子進行貯藏,不宜過于干燥。在早春播種前先在冷水中浸泡約1天左右,使種皮吸水膨脹,能夠提前發芽。播種時需覆草保濕,一般約15天即可出土。約兩個月當苗出齊后揭去覆草,再搭棚遮蔭,防止幼苗被烈日灼傷。一般當年生苗留床一年可移栽定植。播種苗一般4--5年即可現蕾開花。
2、分株繁殖法
可用夏臘梅的根部萌蘗來進行分株繁殖。分株繁殖適宜在秋季落葉后到春季萌芽前這段時間內進行。分株時,用鐵鏟挖出植株后輕輕抖去根上帶有的泥土,用利刀將萌蘗分成若干小株,每小株需帶有1-2根主枝,再從分株主干留lO厘米處進行剪截,最后栽種。
3、嫁接繁殖法
一般于6,7月份進行,剪取半木質化枝條,剪去葉片,穗長15厘米左右,下切口位于節下0.2厘米處,基質可選擇沙和蛭石對半摻混,采用全光照,加上應用間歇噴霧裝置,能有較高的成活率。一般2年即可開花。
4、壓條繁殖法
在2-3月間,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條或2年生枝條,用刀將入土部位刻傷,或是采用環狀剝皮,最好在傷口處涂抹生根粉藥液,以促進傷口愈合。接下去埋入挖好的溝槽中,用酸性濕土覆蓋并保持日常的濕潤。一般經過2-3個月左右的時間,刻傷部位或環狀剝皮處就能生根了,在第二年春天發芽前,將其剪離母株另行栽種或上盆。
三、夏蠟梅和臘梅的區別
1、花朵不同
夏臘梅和臘梅在花朵上有很大的區別,其中夏臘梅的花朵是生長在枝條頂端的,并且花色多為白色到粉紅色的漸變色,其邊緣還帶有淡淡的紫紅色,聞起來沒有花香。
臘梅的花朵則是生長在枝條與葉片的交叉處,花瓣形狀多樣,有著長圓形、橢圓形、倒卵形等花瓣,其花色眾多,并且聞起來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。
2、花期不同
花期不同也是夏臘梅和臘梅的區別,正像其名字一樣,夏臘梅的花期是在夏季的5~6月,而臘梅的花期則是在冬季的11月到來年的三月,所開花朵都十分美麗,可進行觀賞。
3、葉片不同
夏臘梅和臘梅還有著葉片上的區別,夏臘梅的葉片是對生的、膜質的,其形狀時倒卵形或者卵圓形的,臘梅的葉片則是紙質的或者是革質的,葉片形狀多樣,多為橢圓形。
4、果實不同
夏臘梅在9~10月會結果,其果實多為矩圓形的深褐色球體,在上面還有著白白的小毛;臘梅則是在4~10月會結果,其果實是倒卵狀的橢圓形或者是壇狀的,通過果實可以很好進行二者的區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