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容摘要: 在南洋杉的盆景制作方法中需要選擇實生苗,南洋杉的高度在50厘米左右即可,之后按照南洋杉樹苗的高度選擇適宜的花盆容量,可以選擇紫砂花盆,或是陶瓷盆即可,之后可將壤土以及腐殖土、粗砂按照3:1:1的比例進行配制即可。 ”
一、南洋杉盆景的制作方法
1、前期準備
在南洋杉的盆景制作方法中需要選擇實生苗,南洋杉的高度在50厘米左右即可,之后按照南洋杉樹苗的高度選擇適宜的花盆容量,可以選擇紫砂花盆,或是陶瓷盆即可,之后可將壤土以及腐殖土、粗砂按照3:1:1的比例進行配制即可。
2、入盆栽種
對南洋杉的根部進行適當的修剪,之后將配置好的土壤加入花盆直至一半的容量即可,之后將樹苗放置花盆中,用手扶正,繼續加入土壤,等花盆容量全部填滿為止,最后用手將土壤壓實即可。
3、修剪造型
上盆完成之后便可對南洋杉進行修剪,此時可將樹苗底部的輪生枝全部修剪掉,再將樹苗左側的橫生枝適當的修剪,修剪的數量可在2條即可,最后將密枝也進行適當的疏剪,增加采光效果。
4、后期養護
在修剪造型完成之后,需要及時的給南洋杉進行松土處理,這樣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,保持濕潤的生長環境,在春秋兩季可每隔2~3個月的時間澆水一次,但是盆內不可出現積水的現象,夏季可以避免出現暴曬問題。
二、南洋杉葉子變黃的處理方法
1、增加光照
南洋杉是喜光植物,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能生長良好,若是經常受光不足的話,容易影響植株的生長,從而引起葉片發黃變軟,此時應將植株移到有明亮光線的位置處,將黃葉剪掉后,在生長期間要經常轉動花盆,以此受光均勻。
2、增加水分
南洋杉是喜濕植物,如果盆土經常缺水,或者經常澆水量太少的話,就會導致葉片發黃干枯,那么南洋杉葉子變黃怎么辦,此時應及時補充水分,將植株放在陰涼通風處,之后澆水要見干見濕,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為宜。
3、降溫處理
南洋杉喜歡在溫暖的氣候下生長,但不宜高溫暴曬,如果長期放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容易造成葉片發黃枯萎,此時應及時將植株轉移到通風的陰涼處,溫度高于32℃的情況下就要進行噴水降溫,冬季的溫度不低于5℃即可。
4、病害預防
當南洋杉出現葉黃的現象時,也要考慮是病蟲危害造成的,常見的主要有葉枯病和介殼蟲的危害,可在發病的時候將病葉剪掉,將剩下的部位進行消毒處理,注意通風,嚴重的話要用適量的氧化樂果或者百菌清噴灑防治。
三、南洋杉的病蟲害防治
1、南洋杉的炭疽病
南洋杉最常見的病害就是炭疽病,夏季多雨的季節最容易出現。炭疽病發病主要是用葉尖開始,逐漸從葉尖向根莖蔓延,顏色由褐色逐漸變黑,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。
防治方法:南洋杉患了炭疽病發現及時,直接剪掉病葉,整株患病,可整株拔掉,及時噴灑稀釋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者多硫懸浮劑,每周噴一次,連續進行3~4次。
2、南洋杉的葉枯病
南洋杉的葉枯病一般發生在梅雨季節,病菌隨著風雨傳播,感染的葉子全部變成灰褐色,再由灰褐色變為白色,直到葉子干枯,布滿小黑粒。
防治方法:葉枯病主要在高溫高濕的環境滋生的病菌,要預防就要及時修剪,避免植株過密,澆水不要過多,及時排出水分,一旦發生葉枯病,可用多硫膠懸劑或腈菌唑乳油等藥品噴灑。
3、南洋杉的介殼蟲害
介殼蟲又叫蘭虱,南洋杉患介殼蟲,一般在溫度高濕度大的夏季,這種蟲子一般躲著葉子背面,吸食葉汁,使葉子出現斑點、卷縮,嚴重時葉片會脫落,植株死亡。
防治方法:介殼蟲是南洋杉常見的一種病蟲害,平時養護時,如果發現個別的,數量不多,可手工清除掉,或用抹布擦掉;數量較多時,可用氧化樂果或馬拉硫磺稀釋噴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