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(nèi)容摘要: 淡竹葉又名山雞米,它的根部可以用作藥材。淡竹葉大多數(shù)都為野生植物,對周圍環(huán)境要求不是很高。 ”
一、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
1-藥用價值
淡竹葉又名山雞米,它的根部可以用作藥材。淡竹葉大多數(shù)都為野生植物,對周圍環(huán)境要求不是很高。通常其味甘,性寒,無毒。在中醫(yī)學(xué)方面有很大的作用,可以治療口渴、心煩。幫助清除人體內(nèi)的心火,對肝火旺盛的人起到很大的幫助,同時還能排除心煩意亂等癥狀。除此之外淡竹葉有利小便之功效,對于小兒胃熱等其他癥狀有良好的療效。淡竹葉制成的藥劑能夠抑制葡萄球和溶血球菌,所以它起到了一定的抑菌作用。葉片中含有的葉綠素對抗氧化效果顯著,不僅增強(qiáng)了人體的免疫能力,同時也提高了人體對疾病環(huán)境的抵抗能力,同時還有效地預(yù)防了衰老和心腦血管等疾病。
2-食用價值
淡竹葉不僅可以作藥用,還能作為食材。淡竹葉可以喝粥一起煮食,也可以將葉片煮水喝,能夠起到安神養(yǎng)顏,清熱解渴的作用。夏季高溫容易讓人中暑,淡竹葉可以預(yù)防中暑和治療中暑患者,是一種非常好的植物。但是,作為草本植物,淡竹葉的觀賞價值微乎其微,野生淡竹葉較多,很少有把淡竹葉當(dāng)做觀賞花卉來進(jìn)行種植的,可謂是差別顯著。
二、淡竹葉和竹葉的區(qū)別
1-植株上的不同
淡竹葉的植株高度偏矮一些,高度大約在40到80厘米左右,一般具有5到6個節(jié),底下根部呈現(xiàn)紡錘形狀,稀疏的分布生長。竹葉又被叫做竹葉門冬青、迷身草等,高度大約為40到100厘米左右,個頭偏高一些,根莖向里面短縮,稈里面中空,節(jié)比較的明顯。
2-葉片上的不同
淡竹葉的葉片長度大約為6到20厘米左右,寬度大約為1.5到2.5厘米左右,上面具有橫向的脈,上面分布著柔軟的小毛或者是小刺毛,葉舌比較的硬,長0.5到1毫米,顏色為褐色,背面分布著粗糙的小毛。竹葉的葉片長度大約為5到20厘米左右,寬度大約為1.5到3.5厘米左右,相對于前者來說,葉片更寬一些,葉舌比較的短小。
三、淡竹葉的養(yǎng)殖方法
1、溫度:淡竹葉喜溫暖,可保持在二十至三十度。在夏季,需注意調(diào)節(jié)溫度,不能太高。在三十五度之上的時候,可稍微噴灑水來降溫。另外,它也比較怕冷,所以盡量別低于十度,它才能安全的過冬。
2、光照:在幼苗期的時候,淡竹葉對于日照的要求較高,可放在散光充足的地方。不過,到了它成年的時候,對日照的要求就會慢慢降低了,將它放在半陰的地方即可。另外,不論在哪個階段,都不能有太強(qiáng)的光。
3、澆水:淡竹葉在春季和秋季的時候,對水分的需求量是最多的。所以,這兩個階段內(nèi)需保持土中含有足夠的水分。在夏季不用澆水太多,可采用噴水等方式增濕。
4、施肥:需定期施加肥料,一般是每個月一次或者兩次。施肥的時候,主要用的是氮肥。